查看原文
其他

到西藏去!把青春写在雪域高原上

吴一凡 清华大学
2024-11-12


千山之巅,万水之源

珠穆朗玛峰巍峨耸立

雅鲁藏布江奔腾不息

从清华校园到雪域高原

一批批清华学子踊跃奔赴西藏

不以山海为远

不以日月为限

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融入连绵雪山、乡间田野

在青藏高原绽放青春理想

用热血奉献书写家国深情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一场戍守边防的青春接力




这是一场戍守边防的青春接力,也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梦想传递。


“当兵是光荣的义务,作为大学生,更有责任尽好这份义务。”7年前,环境学院校友周作勇通过层层选拔,成为西藏军区的一名义务兵。抗震救灾中挺身而出的解放军令他深感敬佩,由此他树立了保家卫国的志向,他也希望在军营中成长为更加坚毅自律的人。他主动申请到最危险的日喀则地区中印边境一线执勤训练,并在两年间连续两次获得“优秀士兵”称号。


周作勇


在清华大学征兵宣讲会上,周作勇道出心声:“军营让我学会了坚持,学会了忍耐,学会了严格要求自己。我坚信,磨练是对生命最好的滋养。”他铿锵有力的话语激荡在整个会场,也激荡在台下张美瀚的心中。心潮澎湃的张美瀚当时便下定决心:“我要去西藏当兵!”


2021年,新雅书院的张美瀚身着戎装,如愿成为进藏服役的大学生士兵。在雪域高原的两年间,张美瀚克服高原反应,补足体能短板,参加实战演习,发射新型火炮。无论训练多么艰苦,他都咬牙坚持。在他看来,身上的伤痕和手上的茧子都是军人的荣誉。


夜深人静,孤月悬空。在营区站岗的张美瀚一次次遥望远处的万家灯火,那是他内心的守候,也是他当兵的意义。他说:“做祖国边境线上的一座界碑,是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张美瀚戍守边防的故事深深触动了新雅书院的康厚宏,激励他决定实现萦绕心间多年的军旅梦想,到青藏高原去当兵。自入伍起,康厚宏每天坚持加练,体能成绩始终名列前茅。由于表现优秀,他成为同批新兵中第一个参加巡逻的战士。


康厚宏在高原站岗


寒风刺骨,积雪灌鞋,脸庞冻得麻木,双耳失去知觉,还要攀爬坡度70度的“绝望坡”。当首次巡逻的康厚宏和同伴们终于到达点位,展示国旗并喊出“宣示主权”四个字时,他瞬间热泪盈眶,“能够为祖国的边防事业贡献力量,我感到非常光荣!”


群山巍巍,白雪皑皑;征途漫漫,前路灿灿。一批批清华学子接力从军,在祖国边陲留下身影和足迹,守护边境安宁。





脚踏泥泞,俯首躬行

一种扎根基层的无悔选择




西藏阿里,平均海拔4500米,最低气温零下40℃,高寒缺氧,气候恶劣,水电供应困难。然而,金融学院校友伏后明曾在这个被视为“生命禁区”的地方工作3年半,发挥自身所学为当地谋发展。“我想为这里做些什么,哪怕只是小小的改变。”


挨家挨户实地调研走访,四处奔走改造蔬菜基地,出谋划策推动当地就业,用心用情做通基层工作。在伏后明看来,及时掌握民情、了解民生,这是其它工作无法比拟的,带给了他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伏后明扎根西藏基层近10年,始终坚持科学援藏,“要改变仅靠干部援藏、项目援藏的输血型援藏方式,探索依靠当地自身优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造血型援藏机制。”


在距离阿里地区1100多公里、平均海拔3800多米的日喀则市,工物系、公管学院校友曹伟一待就是16年,从街道办事处科员到县委书记,历任10个基层岗位。


曹伟


“这里需要我,我坚守在这里能实现更大的价值。”在曹伟的推动下,西藏海拔最高的对外开放口岸——里孜口岸正式通关,扎布耶盐湖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顺利完成试生产,仲巴县财政收入从2021年的2800万增长到前年的2.24亿,去年矿区群众人均年收入提高了八九千元。看到当地经济发展,看到群众真正获益,看到更多人愿意在此投资兴业,曹伟觉得一切努力都值了!


“放下呆板、不嫌麻烦,融入群众、引导群众”环境学院校友王政进藏工作7年来的行动。从清华博士到乡村振兴带头人,王政与藏区群众将心比心,成为了在田间地头与老乡们话家常、聊村情的好朋友。


王政


脚下有泥,心中有底。王政认真了解乡里的“一草一木”、百姓的“一针一线”,将全乡土地的性质、用途和政策信息装在心里,曾在短时间内成功引进一个光伏储能发电项目。在担任林周县江热夏乡的乡长期间,他协商解决了村组纠纷、土地纠纷等问题,为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130余万,全乡村集体收入从2020年的13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411万元。


“既然选择了基层,就要去最艰苦的基层。我会带着母校的关爱,去关心绿水青山,去关心国计民生。”王政希望自己成为“播种人”,在藏民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和“紧跟时代”的种子。


扎根基层沃土,不惧险远绝巅。这些清华学子翻雪山、探险路、穿麦田,用脚步丈量民情民意,用真情化解急难愁盼,让青春理想与家国情怀同频共振。





心系桑梓,乘梦归来

一颗故土筑梦的赤子之心




曾经背井离乡是为了见识大千世界;如今学成归来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家乡。


新闻学院校友仁增顿珠家在西藏贫困山村普龙沟,每次从北京返乡都有一种时空穿越感,经济发展的差距深深印刻在他的内心,驱动他毕业投身西藏基层,用自身所学去改变家乡。


“在清华学习的四年让我更加坚定了建设家乡的想法和决心。”在仁增顿珠看来,“走出去,不是为了逃离偏僻的故乡,而是为了更好地回去。”


家境贫寒的普布多吉在国家和学校的帮助下在水利系顺利完成本科学业,萌生了成为一名基层工作者的想法后,工科出身的他选择跨专业攻读公管学院的硕士,并在毕业后毅然返回西藏,到基层乡镇工作。


普布多吉(左一)讲解社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东嘎社区任第一书记期间,普布多吉带领社区干部群众处理了大量困扰社区发展的遗留问题,不仅创办了全区首个能承接各类培训的社区一级培训基地,还完成了社区经济发展业态转型,使其成为全市经济发展典型社区,真正让居民“富起来”、社区“兴起来”。他坦言,“无论走多远,也无法割舍家乡情!”


“清华对我最好的教育就是成为更好的自己,再回去建设家乡。西藏就是我的舞台,为人民服务就是最大的事业。人文学院校友次仁拉姆每年寒暑假都会回家乡给中小学的孩子们补课,并在毕业后深入西藏基层工作。


次仁拉姆(左三)帮助群众办理社保缴纳手续


曾在林周县驻村的次仁拉姆,与同事走遍村庄1200余户人家,解决一批大骨节病患者就医问题,并一起争取到捐赠资金用于发展特色产业。她说:“我愿意始终做一个裤腿上沾满泥土的人,扎根西藏基层,希望为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电机系校友格桑曲宗每当被问及未来规划,她总是坚定地回答:“我一定要回西藏工作!”2022年,格桑曲宗毕业后进入西藏能源规划管理部门工作,她希望能够发挥专业所学建设家乡。“拉萨变化巨大,荒滩草丛成了繁华商区。今后,万家灯火点亮,希望能有我的一份贡献。


心系桑梓,乘梦归来。故乡西藏,是牵挂、是期盼、是血脉深处的呼唤。从逐梦者到筑梦人,这些清华学子将家乡作为梦想的舞台,以赤子之心书写故土情怀。





心之所向,步履不停

一份振兴产业的使命担当




“用我在清华、在国外、在互联网公司学到的知识,帮助西藏应对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推动西藏经济发展、产业腾飞。”这是机械系校友格勒巴桑多年来的坚持和行动。


从康奈尔大学硕士毕业回国后,格勒巴桑放弃内地高薪工作,说服妻子一同进藏。7年前,他作为拉萨市引进人才来到西藏;7年来,他以灵活创新的企业理念和经营方式引领了3家西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格勒巴桑


仅用2年半,他将拉萨净土集团旗下15家子公司全部扭亏为盈;又用4年,他从无到有打造了西藏自治区政府层面第一个区域公共品牌“地球第三极”;去年年底,他又受组织委派,承担起推动西藏国企甘露藏药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的重任。


格勒巴桑主动扛起社会责任,全力以赴对待每项工作。他说:“我是农牧民的孩子,我们这代人的物质条件比前辈们优渥,更应追求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今天的援藏是为了将来不援藏。


航院校友朱岚也把建设西藏作为了一种使命担当。她在一次旅行中,与西藏结下不解之缘。十年来,她致力于保护性挖掘西藏文化,并融合国际视野和当代理念,助力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朱岚


“爱我所爱,行我所行。我热爱西藏,希望尽己所能,建设这片土地。”朱岚打造了全藏区新藏式住宅标杆“拉萨院子”,并且引入制氧企业,将供氧技术带进西藏,开创氧气入户先河,推动改善高海拔地区人居环境。如今,她又将精力注入“拉萨山庄”建筑群落项目,为进一步激发文旅活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这些清华人在离天空最近的地方

用奉献擦亮青春底色

以实干诠释家国情怀

绘就着无悔的雪域韶华

书写着绚丽的人生诗篇


各行各业新一代清华人的奋斗故事

将继续为你讲述


(点击下图查看更多故事)


统筹 | 吕婷

文 | 吴一凡

视觉设计 | 贺茂藤

排版 | 杨天舒

摄影|张堃

编辑 | 王志雄

责编 | 苑洁

审核 | 刘蔚如

清华大学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thuxwzx@tsinghua.edu.cn


往期精选




这柄“大国重器”,破世界纪录!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选择毫不犹豫!未来毫不畏惧!事业永不放弃!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解“世界级难题”!做“最聪明方案”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喜欢清华,请点在看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清华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